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家课堂:马长山教授带来数字法治理论盛宴

杭州检察 2024-03-18

2023年2月27日上午,市检察院组织召开法学家课堂学术报告会暨全市两级院检察委员会集体学习(扩大)会,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作专题讲座。讲座主题为“数字法治的伦理框架”,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到基层院,全市两级检察院院领导、检委会委员、各业务部门全体干警远程共学。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娟主持会议。



教授简介

马长山,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数字法学评论》主编;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人工智能伦理知识领域专家协作组”专家、上海市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专家授课


马教授从“数字法治的伦理约束”“数字法治的伦理准则”“数字法治的伦理建设”三个维度,对数字伦理问题进行了体系化诠释。他指出,在新兴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了数字时代,大数据法律监督也成为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的重要手段。当前,全球数字治理正从包容审慎、鼓励创新转向监管控制、保障权利,而数字法治强调价值理性,控制工具理性,需要以伦理等软法弥补刚性规则不足的问题。数字法治的伦理准则包括以人为本、合理合规、数字人权、数字正义、人类监督等方面。数字检察要秉持技术向善的价值理念,确保数据收集来源的合法性和模型构建的合理性,进而实现从角色治理到功能治理的转变。要有效克服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观念,促进数字监督办案和数字权利保障的有效平衡;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数字技术造福民众,实现算法正义。



现场互动环节



周  昆

拱墅区检察院

第九检察部

副主任



数字革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司法领域,发挥赋能效用的同时可能引发风险,如何推进前沿科技与制度规制的协同演化,实现算法公平和算法向善?

教授答疑:平衡创新和风险是世界性的难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算法规则体系、更新算法技术、建立算法行业准入机制等实现算法正义。


王籽佳

杭州市检察院

第六检察部

副主任



数字人权区别于传统人权,检察机关应如何保护数字人权?

教授解惑:数字人权保护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检察机关大有可为。要平衡司法价值,监督法律正确实施,处理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为数字人权提供优质的司法环境。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娟

总结点评


今天的学术报告会,是“杭检案例研究中心·法学家课堂”的第二课,亦为全市两级院集体学习的扩大会议。感谢马长山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立足杭州检察当下,展望数字赋能未来”的数字法治理论智识盛宴,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数字正义和科技伦理的新视窗。听了马教授的讲座,我有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01

以法律监督模式变革为突破

打造检察工作现代化新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和加速器。就检察工作而言,当下的数字检察是检察机关践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能动创新,是法律监督模式的重塑变革,更是检察工作迈向现代化的“船”与“桥”,为检察机关融入和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翅膀”。


身处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地,杭州检察要因时而动,紧扣时代脉搏、勇于攻坚破题,加快数字检察建设,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不断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落实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推进数字检察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积极构建“业务主导、数据融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推动大数据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依托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创新实践基地,深化全域数字法治监督体系建设,以法律监督方式的变革重塑为径,扎实稳步促推杭州检察工作现代化。与此同时,数字检察之路,也始终要在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前进,才能行稳致远。只有不断强化检察官的伦理意识,明晰法律监督模式迭代创新的规范边界,才能更好适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持续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和实践影响力的检察现代化成果。


02

以优质数字检察产品为依托

培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金名片


杭州素有“数字之城”“互联网之都”“云计算之城”等美誉,数字经济是杭州经济的第一名片。2023年,在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上,部署实施创新、改革、开放三大领域三个“一号工程”:其中,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是“一号发展工程”。杭州提出 “高水平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


在助力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全市两级院要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化场景,稳步推进“非羁码”“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模型深化应用;全力推进“区块链+检察”“微检察”等创新项目落地生根;重点推进“空壳公司”综合治理、“特定行业准入”、违规领取社会保障资金等监督治理场景拓展升级,推动个案办理向穿透式类案监督、能动性系统治理递进跃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办案线索流失;要更关注数据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恪守数字法治的伦理和价值边界。要以更加优质的数字检察产品和更加规范的法律监督方式,助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着力培塑数字检察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03

以检校深度合作为纽带

实现理实并进互促共赢


近年来,杭州检察机关搭建了由四位全国青年杰出法学家领衔指导的检察案例研究中心、全国首家博士后工作站、法学专家工作室、理论研究基地等许多牵动高校理论专家和检察实务专家双向奔赴的平台。今后,杭州检察机关将以更高定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凝聚检校合作共识与合力,继续推进检校互聘互派协作、教育培训拓展深化、理论研究多维发力、实践教学融合共赢,携手撬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与检察实务杠杆,持续擦亮“名城—名校—名师”的检校合作品牌,为杭州检察现代化赋能增效。



基层院分会场一览






下午,马长山专家团队一行10人在陈娟副检察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杭州数字检察指挥中心,听取杭州市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衍关于全域数字法治体系、“区块链+检察”、非羁码等场景应用的介绍,直观感受了杭州数字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的实战实效。
参观结束后,马长山教授一行与市院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开展调研座谈,就数据收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供稿 | 法律政策研究室

摄影 | 贾旭源、各基层院

编辑 | 方利利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